服务热线:

+86 03106893579
+86 13333100728

太行风丨永年铸“米”——河北新闻网

发布时间 : 2024-01-09 11:03:06


洺河从太行山奔泻直下,带着山的气脉在冀南平原蜿蜒而过,留下了一个叫作“永年”的地方。


从哪里说起呢?是从春秋时期名匠干将铸成千古名剑的韩屯村,与赵州桥并称“姊妹桥”的弘济桥,还是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太极拳,抗日烽火中太行山上第一颗“红色螺丝钉”的诞生……这些故事,都在洺河的水面上荡漾开来……


紧固件被称作“工业之米”。正如粮食之于生命的作用,它支撑着从工业制造到建筑、交通运输、电子信息等诸多产业体系,邯郸市永年区是中国紧固件之都,2023年紧固件产量达600万吨,年产值420亿元,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58%,出口美国、日本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
《太极拳经》有云:“太极两仪,天地阴阳,阖辟动静,柔之与刚。”永年人深谙太极之理,百炼钢化为绕指柔,将时代的动静、刚柔、进退、虚实、开合融汇于心,挥洒自如。


从一颗“红色螺丝钉”到紧固件之都


紧固件,使用最广泛的机械零件,主要作用是紧固连接机械的各个部分。只要是机械构件,无论用于车辆、船舶、铁路,还是建筑或仪器仪表等,都需要品种繁多、规格不一的紧固件。紧固件虽性能、用途各异,却具有标准化、系列化、通用化的特点,人们以前习惯把有国家标准的紧固件称为“标准件”。永年的紧固件产业集群,就是从“标准件”这个其实并不标准的称呼开始的。


一切要从“一座烘炉打天下”的传奇说起——


抗日战争时期,永年睢宁村的胡振宗和朱庄村的李立林,支起小烘炉,拿自己制造的丝锥、板牙和土车床,为八路军秘密修配枪支。他们研制生产了永年第一颗螺丝钉。而后,枪筒、枪托、扳机、准星等枪用配件也逐渐被研发出来,在夜深人静时,悄悄送往抗日前线。


从这一颗“抗日螺丝钉”开始,洺河见证了永年人在紧固件产业上的步步崛起。


83岁的魏尧令,永年魏庄人。他是永年紧固件产业起步时第一代创业者中的一员。初中毕业后他在大队任会计,发现村里的铁匠白天在生产队打螺丝挣工分,午夜后,便偷偷在红薯窖和废旧房屋,用小烘炉锻打三五百个螺丝,悄悄卖出去,赚点儿零用钱贴补家用。


改革春风和市场经济的浪潮,激活了像魏尧令这样的永年人的头脑。他们在自家院里搭个棚子,支起小烘炉开始锻打螺丝。螺丝打好,他们用排子车或手推车拉上,在便道旁摆个地摊叫卖。这样的场景一直留在人们记忆中,以至于到现在,永年人还把开门市习惯性地叫作“摆摊儿”。


1986年,魏尧令创办了一家标准件厂。当年,他得知某单位有一台多工位的冷镦机,便千方百计找到厂长,高价买了回来。为工厂安装电线杆时,魏尧令按照“一根杆子挖一个坑,一个坑给30元”的标准,请了二三十位工人,还管了一顿饭。可是,电线杆装上了,电却迟迟送不来,工厂还是开不了工。冬天的早晨,天还没亮,魏尧令就骑着摩托车,急匆匆地找到了电力站站长。


他记得,站长见他冻得瑟瑟发抖,让他先回家,自己赶紧排除故障、安排送电。回忆起那一天,魏尧令还记得自己站在机器前,看那42吨的庞然大物一下子吐出来那么多油亮亮的螺丝,比手工打造快得多,心里别提多高兴了。他暗暗地想,“好家伙,这吐出来就是钱啊,响一声都是钱——真的是咣当一响,黄金万两!”


从此,永年拥有了第一台冷镦机。这标志着永年紧固件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。也正是在魏尧令的影响和带动下,100多户人家的魏庄村,一下子冒出了36家工厂。


热打螺丝厂、冷镦螺丝厂、玛钢厂、镀锌厂……沿107国道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生长出来。随着生产规模扩大,永年紧固件(标准件)行业的异地直销门店多达2.5万个,网点遍布全国。永年紧固件产业,实现了“由无到有、由小到大、由弱到强”的快速发展,形成了“三十万人搞生产,十万大军出永年,八千大车跑物流,家家户户出老板”的景象,并在不到10年时间里,形成了“河北铺标准件商城”“中国永年标准件城”“国际标准件五金城”“中国飞宇螺丝大世界”“中国国际标准件产业城”五大专业化市场。